十方電視月刊

易經與禪法

[2020/09/01]

相傳《易經》是源自於「河圖、洛書」,在遠古時代,黃河出現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,以及洛水出現背上有文字的靈龜,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「先天八卦」。之後,到了殷商末年,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,文王依據伏羲的「後天八卦」,也就是「文王八卦」,最後推演出了六十四卦,並作有爻辭、卦辭,《易傳》則是由孔子所完成的。周文王姬昌將六十四卦分別作註解寫上卦辭,另外再為每支卦的六爻,分別寫了爻辭,就構成了這部曠世著作—《易經》。

諸子百家中以儒家從《周易》獲得利益最多,孔子特別將《易經》列為五經之首,由此可見《易經》在當時的地位有多麼重要。說到《易經》就必須提到占卜,其實占卜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存在,當時用龜甲或是獸骨在火上燻烤來進行占卜,根據龜甲或獸骨上的裂紋來判斷吉凶,再用符號來加以描述記錄,成為我們現今所熟知的甲骨文。至於為什麼要占卜呢?那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感到不安,希望藉由占卜來趨吉避凶。而現代人占卜除了趨吉避凶之外,也基於對未來事物的好奇,想要預知結果,便會求卦來一窺究竟。

從古至今占卜問事,都要仰賴《易經》這部書,而《易經》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總綱,不僅蘊含了儒家思想之外,還與中國佛教禪宗思想有著相通之處。明代高僧蕅益智旭大師所著作的《周易禪解》,是試圖以佛法的思想來詮釋《易經》,蕅益大師用佛法唯識觀點加上《楞嚴經》的義理,還有華嚴與天台等思想來解讀《易經》,蕅益大師以「佛性」來與「乾卦」比擬;「乾卦」的天行健而自強不息,與「佛性」的以修合性有著相通之處。而《易經》所說的不易、簡易、變易的種種特質,與佛法所說「一切事物歸於自心」的道理切中。《易經》中說: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;佛法說: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生。易經所說的太極是運轉的本體;而佛陀說,法是一切事物的本體,這兩者之間卻有異曲同工之妙,相通之處,妙不可言。

佛法浩大包容涵蓋一切,佛法可解眾生八萬四千個煩惱,正如易經一支卦也可解世間的疑難雜症,因為兩者互相契合,並行不悖,於是十方法界衛視有了製作成為節目的構想,以易經這個方便法門,來解除大眾在生活中所遇見的種種疑惑,目前〈禪宗說卦〉節目正在製作剪輯中,於9月1日起,每週一至週五,下午2:00播出,敬請準時收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