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
隨順遠離之道   

[2020/06/10]
        學佛者不攀緣、不強求,「隨順因緣」而行,但在因緣裡不隨緣而行;「緣起緣滅」,才是學佛者的處世之道。在《雜阿含經》中有著一則隨順遠離的故事。話說:過去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時,有一天,舍利弗尊者跟比丘們說:「凡是在寂靜處修行的比丘,不論是在空地、林中或樹下,都應當作如是修學──自我觀察思惟:心中是否有愛欲的貪念生起呢?假使不能自我覺察,面對外在境界或面對喜愛的境相時,仍會生起貪愛的欲望,而這種愛欲之心是違背遠離之道的。」

       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屬智慧第一,尊者這番話的意思,就是說明「心不隨境轉」。一般趕路的凡夫若是坐在樹下乘涼休息,一陣風徐徐吹來,人就昏昏欲睡,就忘了趕路這件事,這就是「心隨境轉」;樹下乘涼的因緣只為了短暫休息,怎奈清風徐來,卻不能遠離,被風的因緣所牽絆,就無法覺察「趕路」這件要事,休息變成昏睡,也就延誤了行程。

         而舍利弗尊者的譬喻是這樣說的:「譬如有一人用盡全力划船,努力地逆流而上。可是,只要他稍有疲憊、懈怠,船便會倒退而行,順流而下。……由於心不寂靜,心不專一,在淨相中而生愛欲,隨著這些境界流轉、動盪,違背了遠離之道。」意思是人在逆境中,要突破困境,若有鬆懈,就會掉入深淵。

         不管順境、逆境,都要一心清淨,才能遠離,不會被境所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