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十方法語】 圓同太虛  無欠無餘  

[2019/07/01]

圓同太虛,無欠無餘,良由取捨,所以不如。所謂的「太虛」,就是虛空法界,圓就是圓滿沒有障礙,人與人之間付出無所求,也就沒有相欠,自然也沒有多少的分別。當菩薩要救度眾生時,都是人人平等,付出了不求回報,自然圓滿不會有障礙。

取與捨,這都是讓一般人好糾結。比方說:這裡有一缸米要布施,大家自由拿,裡頭有一個量杯,要如何拿呢?拿多了怕人家說貪心,拿少了回家不夠吃,好難啊!相反地,有一個竹筒,要大家自由捐獻,竹筒的缺口不大,最大可塞進五十元硬幣,要怎麼投呢?大家五十,十元,零錢都拿出來統統投下去,沒有零錢的,一百元折一折,塞進孔內,都不用猶豫,好像不難嘛!看來「捨」比「取」,似乎容易多了。

「取」為什麼會產生糾結?因為有貪、不貪的成分在,如果是選擇不拿呢,應該就沒有這個問題,好比如如不動,你就不會在意那裡有免費的東西供人索取。這讓人想到大賣場上的試吃,有些人就是不買,吃了又拿,一副貪小便宜的樣子,當被賣場的工作人員發現時,索性收起來,不提供試吃。

施是手心向下,伸手取也是手心向下,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心境,一種是豁達,一種是忐忑,聰明的你要選擇哪一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