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老和尚與小沙彌】 因小果大,常存善心 

[2018/10/01]
*場景:大殿
悟光低著頭,一臉沮喪地走進大殿……
蓮:
悟光,你怎麼了?為什麼看起來悶悶不樂的?

光:
小蓮姐姐妳聽我說,我覺得我做了一件壞事……。

蓮:
好,說給我聽聽看。

光:
就是我今天看到一個剛搬來這附近的男孩,然後他走路都一跛一跛的,王大明就說他走路像烏龜,然後一直在旁邊笑他……。

蓮:
那應該是王大明不好啊!你為什麼說是你做壞事呢?

光:
(沮喪地垂著手)因為我看到了,卻沒有去幫助他……我感覺自己好像是壞人…佛祖會不會生氣呢?

蓮:
(摸著悟光的頭)佛祖不會生氣喔!悟光很善良,看見別人有困難,心中就抱著善心想要幫助,雖然你最後沒有幫到,但你卻有心想改錯,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,想聽嗎?

光:
好!我想聽!

蓮:
這是一個『比丘改過』的故事,有一天,釋迦牟尼佛到一個偏遠鄉村來講述佛法,但遠遠就看到一個比丘態度非常散漫、毫無品行,行為更是犯了僧團規矩,而當這位比丘看到釋迦牟尼佛時,立即收斂自己的醜態,低頭有些羞愧,但釋迦牟尼佛卻默默地走掉了。

光:
釋迦牟尼佛生氣了嗎?

蓮:
並沒有喔!隔天釋迦牟尼佛在村子講述佛法時,這位原本散漫的比丘主動走到佛祖面前,懺悔自己昨天的行為與態度,他說自從昨天犯了過錯,見到佛祖之時,便起了懺悔之意,希望佛祖能夠責罰他。

光:
佛祖有罰他嗎?

蓮:
其實佛祖看見比丘低頭之時,就已經知道他起了懺悔之心,所以佛祖非但沒有懲罰他,甚至肯定這位比丘勇於認錯的態度!悟光雖然你這次沒有幫忙到,但你已有了改過之心,下一次一定要幫助別人喔!

光:
我懂了,下一次再看到王大明欺負他,我一定會幫助他。

老和尚聽到悟光與小蓮的交談後,走了進來。
老:
悟光,你要記得「做人要常存善心」,我們學習佛法,同時也是修身。古德云: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」有時候你的一己之善,不僅能增加自己的功德,同時也能利益他人,欺負人的小朋友們,也會因為你的善舉,了解到不應該欺負別人的。

光:
可是師父,我才只有一個人啊?

老:
來,跟師父來庭院看看。

*場景:庭院
老:
悟光,你看著庭院池塘的水,你覺得是動還是靜?

光:
(蹲下查看)嗯……師父,看起來沒有在動啊!

老:
(蹲下並把手放進池塘)那現在呢?

光:
哇!水面上有一條一條的水在動耶!

老:
其實,我們的善舉,就如同水面上的漣漪一般,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,但引起的漣漪卻能不斷的擴大,甚至擴大到整個池塘,這影響的範圍,可是非常廣大的喔!

蓮:
就像師父說的一樣,只要我們願意廣發善心,就能夠讓周遭的人們也體會到佛法的精髓。

老:
是啊!讓我想到一個故事。在佛經的記載當中,有一回,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。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,受教化的人很多,內心十分惶恐。為了防止這個情況,他發佈命令:「凡是供養佛、接受佛法的人,重罰五百銀錢。」大家見了法令,都捨不得這五百銀錢,所以當佛與弟子們一入城,家家戶戶都趕緊關上門。於是連續三日僧眾們皆空缽而回。

光:
那這樣佛祖和弟子們不就都餓肚子了?

蓮:
悟光,專心聽師父說故事喔!

光:
好!那師父你繼續說!

老:
到了第四天,有一位婆羅門長者的老傭人,一眼見到佛陀威儀莊嚴的形象,油然生起恭敬之心,她很想供養佛陀,但是手上僅有的東西既粗糙又腐敗,怎能拿來供養尊貴的佛,這如何是好呢?

光:
佛陀會拒絕嗎?

蓮:
我覺得佛陀應該會欣然接受吧!

老:
就像小蓮說的,佛祖接受了她的食物並說:「由於她的虔誠,潛心拜佛,所以能安樂於天堂!」這就是因小果大的道理。老婦人的果報同於此理,施佛的因雖小,虔誠清淨的信心卻大,所以得到這麼大的果報。

光:
想不到老婦人的虔誠,卻換來那麼大的福報呢!

老:
是啊,後來城裡的人都願意繳納罰款,連城主後來都被佛祖所感動了,接受教化!

蓮:
城裡的人從不願意到後來被感化,真是多虧了勇敢踏出第一步的老婦人呢!

做好事、存好心,福報自然會到!

※因篇幅有限僅節錄部份劇本,敬請見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