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高僧傳奇】 弘一大師  第十八集

[2021/11/01]

老和尚開場:高僧行誼,不朽傳奇,歡迎收看「高僧傳奇」。
上一回說到叔同與弘傘法師以及豐子愷來到上海,一起重遊叔同往昔舊地,巧遇多年不見的好友許幻園,正當兩人話題興起時,無奈幻園手邊還有筆耕工作尚未完成,只好與叔同話別了。人在俗世,時間通常都是別人的;只有出世,時間才是自己的,叔同與幻園兩人昔日在上海文壇叱吒風雲,如今相逢時已相異其趣,幻園是一名為三餐奔忙的筆耕人,而叔同已是一名遁入空門的修行者。兩人一別後,何時能再相逢呢?任誰也不知道!

叔同一行人與許幻園話別後,來到海潮寺禮佛並巡禮一番,之後,一行人前往佛教居士林,探望尤惜陰老居士。叔同讚嘆尤惜陰老居士猶如人間菩薩,敬佩他為佛教犧牲了一切時間與享受,踏踏實實、淡泊一生,是一名了不起的佛教修行者。

豐子愷聽了尤居士的修行歷程後,讚嘆他雖然是一名在家人,在修為與持戒上都不輸給出家人,於是邀請尤居士為「立達學園」開講佛法,在場的人都認為尤居士相當合適,鼓掌表示支持。那叔同呢?旁人在一邊鼓譟說:「既然尤居士都答應為眾人開講佛法,身為出家人的弘一法師更應該當仁不讓,弘揚佛法乃出家人的職責,弘公意下如何?何不在居士林為大眾說法呀!」這話一說出,在場會眾鼓掌歡迎,能夠聽到大師級人物在居士林宣講,是居士林的榮幸,也是眾人的福氣,尤居士也在一旁鼓吹叔同不能推辭,出家人更要勇於承擔弘法家業,於是叔同接受邀請,在居士林開講,自此,叔同展開了他的弘法道路。

立志雲遊,挺身護法
雲遊弘化,在佛陀時代是極為常見的修行模式,東傳到中國後,卻變成以建寺修行為主而叔同堅持不蓋寺院,不做住持,雲遊弘化自然成為叔同的首要修持功課。

但局勢實在不允許啊!這時正值國軍北伐時期,「清黨」、「滅佛」、「掃蕩寺院」,到處風聲鶴唳,戰火四起,一些較大的寺院,不是改成學校就是醫院或是工廠,只有待在草棚小寺,自我修行才是上上之策。叔同想起當年康有為號召青年從軍革命時期,就熱血沸騰。但是,現在局勢不同以往,更何況自己也不再是當年那憤世嫉俗、慷慨激昂、熱血澎湃的年輕小夥子。但看到教內高僧為佛教紛紛向政府請命,叔同能袖手旁觀嗎?於是叔同運用了俗家時所結識的人脈,一一寫信,發動起「護教護僧」的行動,在常寂光寺舉行「衛道協商會」呼籲青年不要加入滅佛的行列。另外,叔同發動過去所教過的學生,一起加入護持佛法的行列。

 
*****


這時正值國家戰事未歇,社會動亂四起,寺院僧人不守清規,才會引起掃蕩整肅佛教的聲浪。叔同開始為佛教奔走請命,呼籲政府當局用理性的態度、和緩的方式來處理佛教問題,而不是以「革命」方式,來整頓佛教的亂象。其中不乏專心辦道的寺院及道場,理當受到保護,而不是一概毀壞殆盡。另外,嚴守清規的僧人也不該受池魚之殃,一律接受還俗的懲處。現今西方人講求人權,和尚也一樣有人權,也必須獲得同等的對待,更何況和尚並沒有到違法亂紀、搶奪擄掠的地步,不該遭受滅佛的嚴厲對待,退位的清朝都不曾有過滅佛舉動,現今為民國時代,更是萬萬不可啊!
 
*****

經過了一個多月,「滅佛」的聲浪漸漸消退,在教界高僧的極力奔走下宣告停止,而叔同在這一次的護教行列中也嶄露了頭角,確立了在教界的地位,堪稱是一名護教的龍象。

時局安定之後,叔同又展開了遊化之路,因叔同依止師父印光大師在上海駐錫,於是叔同與弘傘法師便來到上海親近,並向印老請益佛法。這回叔同與弘傘並沒有在寺院掛單,而是住在豐子愷家中。

這時,豐子愷的友人葉紹鈞居士來訪;這位葉居士早已耳聞叔同過去的風光,商請子愷幫忙引見,一直苦無機會,正巧因緣來了,在子愷的安排下,葉居士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弘一大師—李叔同。

豐子愷之所以安排叔同與在葉居士在「功德林」會面的目的,是子愷要供養老師的齋宴,夏丏尊也受邀其中。子愷介紹葉居士與兩位老師互相認識之後,叔同不發一語,面露微笑端詳著葉居士,手持著念珠,心中一直默念著阿彌陀佛聖號!
這場齋宴吃得相當寧靜,一位是舞文弄墨的教授,一位是飽讀佛經的出家人,在餐會中彼此互不交談,說也奇怪,大家反而覺得相當自在,在無聲勝有聲的環境之下用餐,賓主盡歡。

用餐過後,叔同便說:「我想去看印光大師,有誰願意同行的話,就一道走吧!」見印光大師是難得的機會,大夥兒聽到叔同的邀約,都決定一起前往。原本身穿短褂的叔同,也穿起了長褂僧衣,以盛重的禮儀去拜見印光大師。

殊勝師徒緣
叔同進門一見到印光大師,馬上頂禮跪拜,大夥兒看到叔同如此恭敬行大禮,也被收攝住了,趕緊雙手合十恭敬地向印老行鞠躬禮。叔同拜過印老後,走到印老身旁說:「師父,這幾位居士都喜歡佛法, 聽到要來拜訪您,都高興跟著來。」印老笑了笑說:「學佛啊!不能光說不練,很多人會說,也會寫,但是卻不能了脫生死,這學佛就沒有什麼用處?有人說念佛是迷信?這世上哪件事不迷信,要深信了就不迷了!有人念佛只念一半,半信半疑,當然得不到利益,如果深信不疑,念到一心不亂,證得三昧,就會明白念佛的可貴了!」在場的人聽了頻頻點頭。印老又說:「未做佛前,要學做人,人要是做得不周全,便休想成佛啦!」


最後叔同請求師父印老,讓居士們能夠請書回去,印老相當樂意將佛書分享出去,只要有心學佛,印老從不吝嗇布施。
 
*****

說起叔同的思想受到印光大師影響很大,在他的論述中多少可以嗅出 一點氣息。針對藥師法門的修持,叔同在講述中是這樣認為:
叔同將藥師法門分成四部份來探討,首先是維持世法,叔同認為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,其意義高深,一般人很難以了解。以藥師法門來說,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每每提及之外,就是最淺顯的,貼近現代人類生活的也特別注重。如經上所說:「消災除難,離苦得樂,福壽康寧,所求如意,不相侵陵,互為饒益。」來破除一般世人對佛法消極的刻板印象。叔同強調,持念藥師佛聖號可以安定身心,人心就會減少貪欲,少了貪欲,災禍、煩惱隨之消除,自然能夠離苦樂,因此,念佛是積極的做法而非是消極的。


--未完,待續
※因版面有限,僅節錄部分劇本,敬請見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