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高僧傳奇】 弘一大師  第十九集

[2021/12/01]
老和尚開場:
上回說到了豐子愷皈依在叔同座下,成為叔同的在家弟子,叔同未來的弘法工作多了一名生力軍,叔同有了弘傘法師與豐子愷這兩位左右手之後,弘法講座的邀約也多了不少。弘傘法師與子愷將叔同的講述內容加以整理,並集結成冊陸陸續續出版,嘉惠了後學的佛子們。

在佛教藝術方面,叔同有豐子愷的協助,相繼出版了《護生畫集》與《續護生畫集》。

以藝術弘法,教化眾生
叔同將藝術融入弘法,除了繪畫,另外在音樂方面,也留下不少作品。叔同在廈門閩南佛學院時,有感佛教沒有代表性的歌曲得以傳唱,於是由叔同創作曲調,太虛大師依照曲調旋律來填詞,將佛教的義理及精神融入歌曲中,完成了〈三寶歌〉,爾後在佛教重要的慶典或是集會時,都會唱誦這首〈三寶歌〉。

 

〈三寶歌〉的歌詞一開頭提到:「人天長夜」,依佛教觀點來看,世間一切眾生分為六道,即: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這六道眾生不斷地輪迴流轉,沒有盡頭, 好像在漫漫長夜裡,沒有了光明。人、天雖然在六道中被認為福報最大,但還是逃不過在六道輪迴中受苦。

而歌詞中的第二句開頭所提「三界火宅」是指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;這是依照一切眾生的心裡狀態來做為劃分。欲界的眾生著重於物質和愛欲;色界的眾生雖無愛欲,但還是貪愛物質享受;而無色界的眾生唯有精神上的貪愛,而沒有實際的行動。另外「火宅」,是比喻世間好像一棟失火的房子一般,眾生住在裡面,受到種種物欲貪戀、情愛糾纏而苦不堪言。

從行腳中體悟苦諦
叔同遊化行腳漸漸往南前進,來到了閩南,住進了夏丏尊所安排的「晚晴山房」。在這裡,叔同節錄經典上的詞句,再加上或過去祖師大德所說過的名言,編成了《晚晴集》。
叔同在浩瀚的佛法中體悟到「人生為何是苦」?在《切莫誤解佛教》一書中對「人生是苦」做了解釋:佛指示我們,這個人生是苦的,不明白其中真意的人,就生起錯誤的觀念,覺得我們的人生毫無意思,因而引起消極悲觀,失去了動力。其實佛陀的意思是指,「人生是苦」,它來自於「無常」;一切事物都是無常,一切都會變化,因為這些變化是人類無法抗拒的,所以會覺得苦。例如:病苦、窮苦、情苦、別離苦等等。當「苦」如排山倒海而來時,在無力抵抗之下,就會陷入苦海當中,無法自拔。

叔同強調,佛法是滅苦的良藥,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?就是「放下」。唯有放下,才能擺脫痛苦。

*****

叔同在在廈門閩南佛學院期間,相當崇敬太虛大師,雖然太虛大師小叔同八歲,但聞道有先後,論起僧臘要比叔同來的高,在佛學方面,叔同常求教於他。太虛大師倡導人間佛教,主張以維護佛教發展為原則,讓佛法走進社會、融入生活、與時俱進,對其中不合時宜的戒律應及時廢棄。

無獨有偶,叔同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,他曾說:「法與時轉則治,治與世宜則有功。」主張隨著社會的發展,作為佛教重要組成部分的戒律也應該更新。他為佛教戒律的弘揚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和貢獻,正符合人間佛教「契理契機」的原則,同時也為太虛人間佛教戒律的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。

弘傳南山律學
叔同專習並弘傳「南山律學」,認為要大幅扭轉佛教頹勢,必須中興「律宗」,才能將天下大亂予以重整,於是投身於律學的講授工作。叔同在金仙寺為青年僧講授初步律學,並獲得金仙寺住持亦幻法師大力支持,還加入了五磊寺住持棲蓮和尚共同合作,以五磊寺作為根據地,正式成立「南山律學院」。

 

想不到當叔同將興建律學院的資金籌措完畢時,棲蓮和尚執意要掛名院長,這個舉動讓外界質疑,對外宣稱是以叔同名義興建,大家才願意捐獻;如今院長不是叔同,律學院的命運自然也隨著叔同的離去而跟著消失。
 
*****

叔同在妙釋寺宣講佛學,講題是「改過實驗談」。說到「改過」,叔同有他自己獨到的看法。他說,首先要有「知識」,有了「知識」才能覺察自己錯在哪裡?也才能夠去找到答案。知識愈豐富的人,覺察的能力愈高,理解的能力也相對提高,因此,「知識」十分重要。接下來是「反省」的功夫,人若是不懂得「反省」,光有知識,那再一次犯錯的機率就跟著提高。再接下來是「悔改」,「悔改」是「反省」更深一層的功夫,如果這三步驟都完成了,才算是真正的「改過」。
 

叔同強調,學佛是一項時時自我觀照的工程,那要如何徹底做到呢?叔同提出了十項功夫。

第一,是學「虛心」。有些人過度謙虛,便給人一種怯懦的感覺,甚至讓人覺得缺乏擔當,但虛心絕不是怯懦。

第二,要學「慎獨」。面對一個人的獨處,當你身邊沒有任何人的時候,請你卸下偽裝,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心,人是無法自我欺騙的。

第三,要學「寬厚」,要效法菩薩的願力,以寬恕待人的心,來善待每一個人。

第四,要學「吃虧」。俗話說: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。」但也不能存心為了占便宜然後去吃虧,這樣虧會愈吃愈大,也占不了便宜。

第五,要學「寡言」,能多聽、多學,少說話,這樣等到該你說話的時候,才能提出最好的建議。

第六,要學「不說人過」,不要道人長短,談論別人是非,否則自身也容易被捲入是非之中。

第七,要學「不文己過」,不去辯解自己的過錯,要知錯能改,才不會再一次犯錯。

第八,要學「不覆己過」,不去掩蓋自己的過錯,因為事情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的,做人要光明磊落。

第九,要學「聞謗不辯」,遭人毀謗時,不要粗言反擊,應該循正當的時機,用和緩的態度來為自己洗刷清白。第十,要學「不瞋」,起瞋恨心,容易讓人失去理智,做出不可挽回的憾事。
叔同將他這幾年修為下來的心得,綜合出這十項功夫提供給後學參考,在待人處世上,掌握人我之間的分際,才能利人利己,天下太平。


--未完,待續
※因版面有限,僅節錄部分劇本,敬請見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