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醫藥專欄】 養生保健系列—揮別惱人的冬季癢

[2022/01/01]
冬天溫度低,空氣較為乾燥,使得皮膚的血管較容易收縮,導致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,造成皮脂和汗水的分泌也跟著減少。除此之外,不少人喜歡在天冷時泡熱水澡,讓皮膚變得更加乾燥,因此經常出現皮膚搔癢的症狀,養到讓人忍不住伸手去抓,結果卻是愈抓愈癢,讓工作、睡眠都受到影響,甚至有可能抓破皮流血。

一般來說,冬天最為常見的季節性皮膚病有:冬季癢、乾癬和脂漏性皮膚炎。冬季癢又稱為缺脂性皮膚炎,或乾燥性皮膚炎,好發於中、老年人,還有先天乾性皮膚體質,以及罹患異位性皮膚炎、魚鱗癬、溼疹等症狀的患者,部分糖尿病患者、肝腎功能異常者,也會有皮膚搔癢的情形。冬季癢的發作部位主要在小腿前側,四肢、腹部和背部等處,皮膚最初會出現搔癢,粗糙脫屑的現象,接著會龜裂、起丘疹;症狀嚴重者,更有可能造成細菌從皮膚裂痕處進入體內而感染,引發蜂窩性組織炎。

要改善冬季癢,首先要做好皮膚保溼,不要使過熱的水洗澡,時間也不宜太久,並在沐浴後塗抹如:綿羊油、凡士林等油脂性高的保養品;清潔力過強、含皂鹼的產品,還有去角質的磨砂膏,或是含果酸、A酸等成分的保養品,也應避免使用。

由於冬季癢患者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,所以最內層的貼身衣物建議穿著刺激性低、透氣度佳的棉質衣服,避免毛料、尼龍等材質的服裝直接接觸或摩擦皮膚。少吃辛辣、油炸物,以及帶殼海鮮這一類容易釋放身體組織胺,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,保持生活作息正常,放鬆心情,也能有效防範冬季癢。

另一種常發生在冬季的皮膚病,俗稱「牛皮癬」,或「銀屑病」,是一種表皮增生太快的疾病。乾癬症與自身的免疫力有關,不會傳染,只是發病後的紅疹又多,又會不斷掉落皮屑,才會造成不少人誤解是黴菌感染。

據皮膚科醫師表示,正常表皮的基底細胞大約每十三天會分裂一次,經過二十六天之後變成角質層而推出到皮表。但是乾癬的表皮細胞間隔大約一天半左右,就會分裂一次,四天後就被推出到皮表,因此形成角化不成熟的銀白色皮屑。乾癬通常從頭皮、手肘、膝蓋等部位,開始出現粗糙且明顯的紅色斑塊,上面覆蓋著銀白色的鱗屑,若將鱗屑刮除可以看到小點狀的出血現象。若沒有加以控制,有可能慢慢擴散到全身,包括指甲、眼睛、口腔等。

有乾癬症的患者一定要尋求皮膚科醫師的治療,來緩解症狀,千萬不要私下購賣藥膏塗抹,以免皮膚吸收過多類固醇,進而引發其他疾病。至於日常的保健方式,則與冬季癢相似。

倘若皮膚同時出現油、乾、脫屑又發紅的狀況,那罹患的可能就是脂漏性皮膚炎。「脂漏」好發的區域多為頭皮、眉心、嘴週和鼻翼兩側;且由於和雄性素的活性增加有關,故患者以二十五歲至四十五歲間的成年男性,最為普遍。

脂漏性皮膚炎的患者同樣應及早接受皮膚科醫師治療,避免使用有酒精的化妝保養品,不熬夜晚睡,並適度排解壓力,都有助減少發作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