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佛教釋疑】公案告訴我們什麼 

[2022/06/01]
有不少初學佛者對於經典裡描述的公案不以為然,甚至抱持質疑、嗤之以鼻的態度。其實,當我們在看待公案時,要以寓言故事的角度來看,像是在看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一樣,亦真亦假,明白這其中的談玄說妙,無非都是吸引普羅大眾來聽,進而從中去學習所蘊含的道理。好比二十四孝,放在現今來討論,也有不少人覺得不可思議,不合時宜的地方,但是深究其義,這當中有關孝的精神典範,才是我們要效法的。

佛教經典公案中不乏有提到神通,有些人同樣覺得荒謬。可是想一想,佛陀他老人家當初沒有留下任何文字,我們看到的公案都是經由後人集結成書的,再經過這麼多年、這麼多人的手中翻譯、註解而得來。這些過程中都是以口述為主,如果要一一考究,肯定有難處。加上為了增加攝眾效果,所以有些故事的描述,自然會有神通在其中,如同過去在廟口的說書人,講述三國演義那樣精彩:不是靠文字,而是說書人的口語技巧,說得比唱得還好聽。

回過頭來看經典,如果講得枯燥無味,有誰會聽?照本宣科,想必沒人會理。因此,用這種心態來檢視佛經公案,會發現當時祖師大德用心的程度。經過翻譯、注疏,還有近代白話文的詮釋,雖是論述繁多,但萬法不離本源,都是出自佛陀思想,只要抓住佛陀的思想主軸,跟著佛陀的腳步,就能修得真理;公案的部分,也自然能理會其中的蘊義,以恭敬的平常心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