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台灣俚語】功夫在手,無論早晻 

[2022/06/01]
台灣俚語的妙用往往不只是比喻單一的意思,而是可以有兩種以上,好比這一句:「功夫在手,無論早晻。」就有兩種用法。若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說,只要技術在身,隨時都可以開工,不用看時間的早晚。當然,這句話真正的主要用意,還是在期勉每個人都能有一技在身,如此一來,便不怕找不到工作。這也是從古至今,長輩們最常掛在嘴邊,告誡我們的話:書念不好沒關係,但是一定要好好做人,好好學一門有用的技術,這樣日後絕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。

的確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大家依舊十分肯定傳統的師徒制,認為徒弟能吃苦、認真學,自然會有師傅緣,會得到師傅的傾囊相授。現代化的職業學校不是不好,但總會讓家長認為學不專精,孩子沒有受到一對一的指導,而不放心。不過這幾年技職教育開始翻轉,職業學校也開始相當重視師徒制,不少學校更直接引進師徒制,讓孩子能紮紮實實地學好一門技術。當然,學校也會重視理論,因為這是提升自己水平的重要途徑。要不然,有手藝沒有理論基礎,就只能稱為工匠,不能稱為工程師。

任何技術都要靠磨練才能純熟,但另一方面,也需要理論來支持,才能在這基礎上,進一步地研發、創新,才能往更高階去發展。學習技藝如此,做學問亦是如此。學問好比是梯子,有了梯子才能往高處爬;若要梯子穩,就要看求學期間有沒有用功讀書了。

學問與技術是並行不悖的,不能偏廢,想要提升自己的高度,在學習的態度上就要正確,否則一失衡,就會從高處跌下來,摔得粉身碎骨。

佛法觀點:
我們學習佛法的道理,和世間法是一樣的,選擇自己喜歡、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修行,然後循序漸進地一門深入,切勿三心二意,這樣才會看得見成果。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,無論修行哪一種法門,都不可以起分別心,不可以去比較三乘之中,哪一乘比較好、比較高尚。因為佛法實際上是一乘法,所謂的三乘法皆是方便說,目的不過是因材施教。因此初入佛門者千萬別好高騖遠,沒有打好扎實的基礎就想往上躍,或是一昧地追求神通,這些都是不切實際,偏離佛陀本意的教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