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社論】 信仰的力量

[2019/08/01]
人出生在人世間不能沒有信仰,那怕是無神論者也是有信仰,他相信這世間沒有神明存在,這就是他的信仰。回到主題來說信仰,「信仰」二字拆開來解釋,是「相信」與「敬仰」的結合。以佛教徒來說,佛弟子相信佛說的事相真理,進而尊敬、仰望;接下來是力行,並且驗證,最後產生力量。

「信仰」是人類精神的寄託與依歸,像是佛弟子皈依在三寶之下。為什麼人類要有「信仰」?因為人有憂悲苦腦、彷徨失措、驚心膽顫以及身體病苦,當這些因子鋪天蓋地而來,「信仰」就如一根海上浮木,抑或是汪洋上的明燈,或者是沙漠的綠洲,帶給人們希望。

朋友之間的「信任」會因誤會而瓦解;而「信仰」是堅信不悖、仰望謙卑的忠誠思想,沒有背信、妄離,一如往常,終身相隨。「信仰」給了人們寄託,而力量究竟是如何產生?是神明、菩薩給的嗎?好像是,又好像不是!信仰的力量是自己給予自己的。

信仰的力量是反作用力,越相信,力道越強。是冥冥之中的一股威神力嗎?這是人們把寄託的力量加諸在眾佛與菩薩身上,再從諸佛菩薩身上投射到人們身上。當沒有了信仰,這些力量就會消失。

《金剛經》上說得明白,一切相皆是虛妄。由於一般眾生皆是凡夫,有苦才會需要信仰。「信仰」的本質並非沒有好壞,而正信是好;迷信是壞。而佛教闡述的信仰力量,是正信的知見,加上自我修持的功夫,勤行在助人的菩薩道,付出無所求,當時機成熟,所回饋的一切,就是信仰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