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【佛教釋疑】 佛教的孝親觀
[2019/05/01]

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不管出家或在家,都會有一個法名,這個「法名」只是一個身分的代號,就像作家取筆名是一樣的道理。當出家僧眾往生時,還是會回歸本來俗名,並沒有「忘親背祖」。就像佛陀;父親在世時常常為他說法,父親往生時,佛陀也是回家奔喪及為父擔棺。一個出家人如果沒有做到這些,那純屬個人行為。
辭親出家,是為父母祈求最大的福報資糧。不是每個人都有因緣出家,出家的功德可以上庇祖先,下佑旁系血親子孫。如果能肩負起弘法度眾的如來家業,那功德更大。那在家修佛也是為父母累積福德資糧,雖然沒有出家來的大,功德力也不小。有不少在家眾未學佛前不知為父母盡孝,在學佛之後,反而脫胎換骨對父母和顏悅色,痛改前非,為父母奉茶問安。
宗教,是以向善、向上為宗旨的教育,不管是在家或出家,如果不能奉行教義,也都是個人造作,不能以偏概全,扭曲了宗教存在的意義和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