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醫藥專欄】 中醫養生系列-如何喝茶保健

[2021/03/01]
很多人腸胃不好,對茶飲是連碰都不敢碰。事實上,喝對了茶,不但不會傷胃,還能護脾健胃。茶在中醫裡其實是一味藥,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就有記載:「茶苦而寒,陰中之陰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。」只不過,由於茶比較陰涼,所以一般喝茶最好是在飯後喝。那麼,應該怎樣正確地喝茶呢?讓中醫來教你。

首先,要了解茶的特性。茶一般分為:未發酵、半發酵、全發酵三種。綠茶是屬於未發酵茶,要避免空腹喝,選擇在飯後喝為最佳。而烏龍茶、青茶屬於半發酵茶,要在下午喝,因為午後人的陽氣漸弱,陰氣漸漸升起,脾胃功能減弱,中午所吃的油膩飯菜會難以消化,這時候喝烏龍茶具有幫助消化、解膩的功能。尤其烏龍茶的主要成分單寧酸,可以協助代謝脂肪,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。

再來是全發酵茶,比如:普洱茶與紅茶,最適合晚飯後喝,不但不會讓人興奮,還可以幫助消化,隔天起來精神飽滿。

喝茶除了要喝對時間外,也不要亂混和,否則會「醉茶」,就好像酒醉一樣,會胃脹、頭暈。喝茶也不要過量,免得身體的鉀隨尿液排出,造成血鉀過低,而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,影響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