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【佛教釋疑】 如何浴佛
[2021/05/01]
每年佛誕節的前後,全台各地寺院都會舉辦浴佛法會。浴佛台的擺設多半大同小異,一樣地清淨莊嚴。但該怎麼浴佛?卻是眾說紛云,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。
其實,在《佛說浴像功德經》裡就有提到:「以淨水於上淋洗,其浴像者,各取少許洗像之水,置自頭上,燒種種香以為供養。初於像上下水之時,應誦以偈:『我今灌沐諸如來,淨智功德莊嚴聚,五濁眾生令離垢,願證如來淨法身。』」經文裡的「像上」,是指佛像頭頂。然而,大眾若於佛像肩膀開始灌沐,以表示恭敬慎謹的心意,也無需介懷,不用罣礙。畢竟,佛教強調「自淨其意」,浴佛的意義絕對大於形式;能清淨沐浴我們本身這尊自性佛,將我們的佛性滌洗出來,不要沾染塵埃,如同偈語的最後一句「願證如來淨法身」,才是重點。
可是,浴像的方式雖然不必在乎怎麼做,但其中的儀軌仍然有一套準則要遵循,好讓法會看起來莊重威嚴。更重要的是,浴佛不是只有在佛誕節這一天,我們的真如本心也要時時觀照,刻刻勤拂拭,好比色身同樣要天天洗澡。清除心念上的塵垢,清淨身、口、意三業,止惡行善,乃是修行的根本。
其實,在《佛說浴像功德經》裡就有提到:「以淨水於上淋洗,其浴像者,各取少許洗像之水,置自頭上,燒種種香以為供養。初於像上下水之時,應誦以偈:『我今灌沐諸如來,淨智功德莊嚴聚,五濁眾生令離垢,願證如來淨法身。』」經文裡的「像上」,是指佛像頭頂。然而,大眾若於佛像肩膀開始灌沐,以表示恭敬慎謹的心意,也無需介懷,不用罣礙。畢竟,佛教強調「自淨其意」,浴佛的意義絕對大於形式;能清淨沐浴我們本身這尊自性佛,將我們的佛性滌洗出來,不要沾染塵埃,如同偈語的最後一句「願證如來淨法身」,才是重點。
可是,浴像的方式雖然不必在乎怎麼做,但其中的儀軌仍然有一套準則要遵循,好讓法會看起來莊重威嚴。更重要的是,浴佛不是只有在佛誕節這一天,我們的真如本心也要時時觀照,刻刻勤拂拭,好比色身同樣要天天洗澡。清除心念上的塵垢,清淨身、口、意三業,止惡行善,乃是修行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