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親子甜甜圈】 愛的犧牲品    

[2018/05/01]
疼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,加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、二個孩子,幾乎都是捧在手心長大的。但是,愛要有限度,過度的溺愛與保護,只會使男孩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,造成缺乏獨立和自信的性格。

一位已經上小四的男孩,媽媽平常從不讓他做家事,連最簡單的吃飯、穿衣、背書包這樣的事情都要幫他。這種過度的愛,只會讓小男孩變成越來越依賴。專家的看法,與其要訓練男孩子獨立,倒不如先拯救溺愛兒子的媽媽,這才是關鍵。媽媽要先讓兒子從自己的羽翼下走出來,給男孩充分的自由,這樣才更能幫助他們成長。再來,孩子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動手,培養獨立,不要總是替他一手包辦,要讓他學會在失敗中成長。透過一次次的嘗試,慢慢建立起自信。專家說:自信的建立會增加一個人的自尊,身上會洋溢著正向的能量,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。

媽媽是否太寵愛、太溺愛孩子?這樣的問題,專家總是能很理性的判斷出原因。不過,對媽媽而言,孩子的「糾纏」和依賴,因為還多了分甜蜜在,即使偶有抱怨,仍是不容易說斷就斷。有些小男孩在特定年齡時,會像跟屁蟲似的,老是跟在媽媽後面,雖然大部分男孩都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;但是,如果母親過於溺愛孩子,他們可能會把戀母情結,一直帶到長大成年。專家建議:母親可以減少與兒子相處的時間,讓他多和父親接觸。爸爸平時要多與兒子相處,讓他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,從而增強他的安全感和自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