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俚語即時通】  摸著箸籠 才知頭重     

[2017/10/01]
「箸籠」是裝筷子的竹籠子,就掛在廚房的牆壁上,早期農村家庭都用竹筷子吃飯,用餐後將筷子洗淨後,就放在「箸籠」裡晾乾。「箸籠」裡筷子的多寡,就代表家中的人口數,這些人都等著要吃飯,所以呢「摸著箸籠」表示家裡的生活重擔落在一家之主的身上,全家吃穿都都倚賴他,自然就會責任重大。這句台語俗諺「摸著箸籠,才知頭重」意味著承擔起家庭責任後,才知道養家的責任不輕。

猶記小學曾經讀過:天這麼黑,風這麼大,爸爸捕魚去,為什麼還不回家?當時年紀小,不能理解爸爸還不回家的真正理由,天真的以為只是還沒回來。幾十年後,兄弟姊妹各自成家立業,看著丈夫為了家庭,常常早出晚歸辛苦工作,我才明白一個男人為了擔起一個家,所做的犧牲奉獻有多大。

佛教觀點:
生活的目的是為了甚麼?佛家說是為了利益人群而工作。人人都從家庭出發,將小愛擴大成為大愛。人是互助互利的群體,而道德教育的養成是來自家庭,每一個人都願意為家庭而付出,自然在社會上就是有承擔的人。個人家庭負擔減輕了,社會支出的成本自然減少,相對地利益就會增多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