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
為解脫而行布施 

[2020/05/25]
    在《大莊嚴論經》中馬鳴菩薩提到「布施」,應當是為了得到解脫,而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財物,才行布施。「布施」這個名詞對一般人來說都不陌生,非佛教徒也常常聽到,但對「布施」的真諦不求甚解,甚至於將布施與功德畫上等號。其實,佛陀要求弟子「布施」,是希望弟子們從「布施」中得到解脫。

    在《金剛經》中提到「無相布施」,告訴世人布施不要著相,也就是付出不求回報。那更深一層呢?就是得到解脫。朋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:有位貴婦在衣櫥裡有很多華麗的衣服,幾近塞滿衣櫥,讓她很煩惱。一天,在朋友邀約下去聽佛學講座,聽完之後讓她茅塞頓開,她的朋友相當開心,以為她悟到真理,便要她分享。貴婦說:「我要將衣櫥的服裝都布施出去,這樣我就解脫了。」朋友鼓掌叫好,為她感到高興。貴婦回答:「這樣我的衣櫥裡就空出來,還可以買上好幾件呢?」

    這是一則笑話,但頗令人省思。如果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財物,所做的種種布施,不是為真正的布施;若為真解脫而布施,將來能得無生及涅槃之樂。故事裡貴婦言中的「解脫」,不是真正的解脫,而是有目的的「假解脫」;真正的解脫是「無生」煩惱的解脫,是達到涅槃境界的解脫,不受輪迴之苦的解脫,有智慧的人應當為了「涅槃」之解脫而行種種布施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