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
善耕 

[2020/06/01]
    《雜阿含經》中有這麼一則故事,過去,佛陀在拘薩羅國度化眾生。一日,佛陀威儀庠序,著衣持缽,前往一那羅聚落乞食,心想:「今天時間尚早,可以先到耕田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煮食的地方。」這時正在努力耕田的婆羅豆婆遮,遠遠地就看到世尊的身影走來,立即說道:「佛陀,我今為了飲食生計而耕田下種,沙門應該也要耕田下種,以供自己的飲食生計啊!」 佛陀向婆羅門表示:「我也有耕田下種,以供飲食。」婆羅門說:「我都沒見過您耕田啊!」    佛陀用了一首偈來回答: 「信心為種子,苦行為時雨, 智慧為時軛,慚愧心為轅, ……精進為廢荒,安隱而速進。

直住不轉還,得到無憂處,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 如是耕田者,不還受諸有。」 婆羅門聽完了偈子,內心滿是歡喜。旋即以滿缽香美可口的飲食供養佛陀,卻被佛陀拒絕。

    佛陀偈中所說:「信心為種子,苦行為時雨, 智慧為時軛,慚愧心為轅…」這句偈子的意思是;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,如何才能不讓這頭牛糟蹋了我們的心田?應當以信心、善心為種子,精進修行是為雨水,智慧是為牛身上的軛,才能駕馭好這頭牛,耕好這畝心田。

    每個人都有自己一畝田要去耕作,至於結果是如何也是自己該得的,切勿安逸怠惰,才能有豐碩的收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