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為什麼依法不依人
[2020/05/25]
「佛法」,是宇宙間萬物運行的真理,當然也包括人與人相處的道理。當佛陀宣說這些道理時,也是依法來渡化眾生,所以當時就強調「依法不依人」。佛陀從來不強迫眾生來聽聞他說法,因為「信者恆信」;「不信者恆不信」,隨順眾生的根機及因緣。
所謂「法」是要有人說,有人行;說有理,行得通,那才叫做「法」。那為何要皈依三寶中的「僧寶」呢?「僧」是傳法的修行人,所以依止僧人修行。就因為要依止僧人修行,所以佛陀又說了「三法印」,來印證這位修行者所說的法,所以又回到法的本身,也就是「依法不依人」的精神所在。
《華嚴經》善才童子參學了五十三位善知識,就是在尋求「法」的精神,並沒有將人神格化。回到剛才的「三法印」,就是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寂靜涅槃」。「諸行無常」是恆中有變;變中有恆。我們說太陽是恆星,是不會轉動的;其實太陽會轉動,只是我們肉眼無法察覺。「諸法無我」是破我執、滅我相,老是把我擺在前頭,就是執著我相。像在服兵役時,班長會說從今開始只有代號,沒有名字,這也是破我執的最佳修為。
「寂靜涅槃」是畢竟空,一切都是空,既然是空,就更沒有自我的存在。雖然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但是,回歸法的精神,依舊是「依法不依人」。
所謂「法」是要有人說,有人行;說有理,行得通,那才叫做「法」。那為何要皈依三寶中的「僧寶」呢?「僧」是傳法的修行人,所以依止僧人修行。就因為要依止僧人修行,所以佛陀又說了「三法印」,來印證這位修行者所說的法,所以又回到法的本身,也就是「依法不依人」的精神所在。
《華嚴經》善才童子參學了五十三位善知識,就是在尋求「法」的精神,並沒有將人神格化。回到剛才的「三法印」,就是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寂靜涅槃」。「諸行無常」是恆中有變;變中有恆。我們說太陽是恆星,是不會轉動的;其實太陽會轉動,只是我們肉眼無法察覺。「諸法無我」是破我執、滅我相,老是把我擺在前頭,就是執著我相。像在服兵役時,班長會說從今開始只有代號,沒有名字,這也是破我執的最佳修為。
「寂靜涅槃」是畢竟空,一切都是空,既然是空,就更沒有自我的存在。雖然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但是,回歸法的精神,依舊是「依法不依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