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
為什麼晚餐稱為藥石? 

[2020/05/25]
    「藥石」,又稱「藥食」,以禪宗來說就是晚間吃的稀飯。有些修行人是過午不食,只有喝水。就好比回教的齋戒月,太陽出來了就不可以進食,連喝水都不行,等到太陽下山了才可以吃飯。

    所謂「藥石」就不可以像中午那樣,要簡單,量少,所以才只吃稀飯。這樣的飲食概念頗符合現代醫學觀念。醫生常說,早餐要吃好,中午要吃飽,晚餐要吃得少。您瞧,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這樣說了,佛陀可以說是養生專家。

    有人說:「民以食為天。」人類以食欲為人生第一大要件,要珍貴食材,要某某地方空運來的,要深海捕來的,已經超出人類所需了,所以「藥石」的概念非常重要。只求溫飽,力行簡單、樸素、粗食,這樣的飲食才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,尤其在晚上,活動量少,熱量消耗少,「藥石」剛好達到所需的熱量。

    另外,「藥石」也是一種不浪費的飲食觀念,就像生病吃藥一樣,誰會生病吃了一大把藥啊!以中醫來說,虛也不受補,這都是要讓腸胃休息的概念,因此用現代飲食觀念來看待「藥石」,正是我們現代人應該要大力推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