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萬象

人間佛教—自在生活 

[2020/06/16]
    很多朋友問我,學佛難道要很「ㄍㄧㄣ」嗎?我笑笑說,那要看人如何去詮釋,要做到如何讓自己「自在」才是學佛的根本。就好比我們講求的自由,在不妨礙別人自由下,就是自由。相對地,「自在」也是如此。

    「自在不失莊重,莊重不失自在。」這好像很含糊,舉例來說:一般聚餐,可以談笑風生,只要音量不要太大吵到別人就好。如果是在齋堂用餐,只要輕鬆端坐,不要出聲,細嚼慢嚥就好。這一點都不難,說實在,這就是一般的生活禮儀啊!

    太強調威儀,就顯得高傲;太強調放鬆,就顯得散慢。走路抬頭挺胸,自然從容不迫;拖著腳走路,不但樣子頹喪,腳也容易痠脹。

    達摩大師從南天竺來到東土傳法,不帶一經一論,僧人議論沒有經論如何傳法?達摩說:我傳的是心法。僧人問:心法何在?達摩回答:心法在每個人的心裡。僧人又問:如何解脫煩惱?達摩笑說:煩惱在你心裡,要我如何助你解脫?我也沒有辦法。

    從這公案來推論,「自在」是你心中的一把尺,要不要也都在於自己。道理不是用說的,它是永遠都說不通,道理要靠理解,懂理了,道自然就通了。我們常常怪人或指謫別人不講理,試問,大家各執一理,是誰不講理呢?各自把「理」拿掉,這條路就通了。所以「理」是人與人溝通的障礙,若是把「理」換成「禮」,那就很棒了。

    人間佛教,是教導自在生活的不二法門,懂了自在,自然就無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