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法語
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
[2020/07/01]
佛家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念起是病,不續是藥。」修禪,是要讓自己心念不起妄想,安於在清淨的境界裡。但是凡夫心哪有不起心動念的,當一個念頭起,如果覺察得快,念頭就會被消除。如果時常起心動念,那就是罹患心病,若能維持不再繼續,就是一帖良藥。
這裡所說的動念,是指「妄想」或是「無明煩惱」,這些在佛家眼裡來看都是「毒藥」,是會漸漸侵蝕我們的心靈,進而危害身體健康。煩惱多的人,心血管疾病就會找上身,所以才會有「念起是病,不續是藥」的說法。
「念」這個字,上下拆解是「今」與「心」;「今」指的是當下,當下這顆心所起的作用,就叫做「念」。起心動念往往在霎那間,是很難修服的。所以禪修時糾察師父要求學員專注在每一秒鐘,來觀照我們這一顆隨時出匣的心。
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主張頓悟,就是在修我們覺悟的心。當妄念起動,覺悟的防禦就要跟著啟動,才能即刻關閉「動念的心」。不然覺察太遲,心就如脫韁野馬,要收回來,可要多費點工夫了。
預防勝於治療,像是一間工廠在運作,也都有防禦的設備,當生產線上出問題,立刻啟動裝置,就可以避免問題商品產生。所以,禪修功夫首重在覺悟,當心念被調伏不動時,表示覺悟隨時在啟動,讓心念無機可乘,自然就安住在當下,如如不動了。
這裡所說的動念,是指「妄想」或是「無明煩惱」,這些在佛家眼裡來看都是「毒藥」,是會漸漸侵蝕我們的心靈,進而危害身體健康。煩惱多的人,心血管疾病就會找上身,所以才會有「念起是病,不續是藥」的說法。
「念」這個字,上下拆解是「今」與「心」;「今」指的是當下,當下這顆心所起的作用,就叫做「念」。起心動念往往在霎那間,是很難修服的。所以禪修時糾察師父要求學員專注在每一秒鐘,來觀照我們這一顆隨時出匣的心。
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主張頓悟,就是在修我們覺悟的心。當妄念起動,覺悟的防禦就要跟著啟動,才能即刻關閉「動念的心」。不然覺察太遲,心就如脫韁野馬,要收回來,可要多費點工夫了。
預防勝於治療,像是一間工廠在運作,也都有防禦的設備,當生產線上出問題,立刻啟動裝置,就可以避免問題商品產生。所以,禪修功夫首重在覺悟,當心念被調伏不動時,表示覺悟隨時在啟動,讓心念無機可乘,自然就安住在當下,如如不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