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法語

十方法語

長短 

[2020/05/28]
     這首由元朝石屋清珙禪師所寫的偈語「手攜刀尺走諸方,線去針來日日忙;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。」這首偈是藉由裁縫師的辛勞,每天只顧忙著為別人丈量尺寸、縫衣裳,而疏於為自己度量;來暗喻我們,在人生道路上,我們都在道人長短,而自己呢?也該收斂自己,檢討檢討吧!

    「手攜刀尺走諸方」,裁縫師手裡拿著刀尺,各地奔波丈量,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,真是「線去針來日日忙」。我們雖然不是裁縫師,也難免常常和他人比較、分別,要別人多點斤兩,或是錢少算一點,在那裡斤斤計較,忙來忙去攢一些蠅頭小利。

    「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」,人往往習慣於向外去看,丈量別人的長短、貧富、貴賤、美醜、好壞、是非等等,卻不知道要反觀自照;兩個眼睛只有看到別人,卻看不到自己!

    其實,人的煩惱無明,大多是從觀看他人,與他人比較、計較而來。從一出生那一刻起,就「比較」誰得到的疼愛多,便用哭聲來表達「計較」;求學時,「比較」誰的分數高,「計較」老師是否偏心;踏入社會後,又「比較」誰的待遇好,「計較」老闆是否偏心;等到父母去世了,還要「比較」誰的財產分得多,人生一旦有了比較、計較,紛爭也就應運而生。

    「比較與計較」像是一把劍的兩刃,傷了別人也容易傷了自己,當起心動念起分別心時,切莫讓它生起,才不會造成無謂的傷害和不可彌補的後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