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回首來時路】

[2021/02/01]
三義木雕在民國70年代後,進入全盛期,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。為了配合國人收藏的習慣,早期的雕刻創作都是以都是以歷史人物,與代表吉祥寓意的動物為主。

常見的歷史人物有:孔子、關公、李白、屈原等,此外還有神像類的雕像,如:觀音、釋迦牟尼佛。十方法界衛視的黃董事長同樣收藏了不少這一類的作品,像是手持大刀,或閱讀典籍的關公;正在禪定,或是一葦渡江的達摩,還有各種觀音像、彌勒佛像,形象各異,其趣無窮。

具有吉祥意義的動物除了龍、鳳外,一般都以十二生肖為大宗。比方說牛,象徵刻苦耐勞的精神;馬,代表任重道遠、馬到成功;羊,寓意為三陽開泰;雞,是入厝、起家;豬,可以旺財,還有著金榜題﹙蹄﹚名的意涵。在黃董事長的收藏品中,也占有相當高的比例。

早期的木雕還沒有客製化,通常是師傅雕什麼,客人喜歡什麼,或是店裡剛好有適合他的生肖,就買什麼回去,而且雕刻品的工法十分繁絮。好比前幾回曾經提到的李金川老師,他就是現今知名雕刻藝術家朱銘,少年時的師傅;朱老師學成後,自己再一次去跟楊英風老師拜師學藝,學習雕刻的減法。所謂減法,就是把一些較繁絮的工法減掉,但並不是說簡單化,而是一刀精準地鑿下去。不僅師傅要具備獨到的功力,更特別強調專注力,一刀下去,不用修飾;要是鑿歪了,刻得太深,作品有瑕疵,可能就不是藝術家想要的,常常便因此浪費掉了,所以叫做「一刀雕」。

能夠做一刀雕的師傅,都不是普通的雕刻師,以三義來說,一刀雕的師傅已經寥寥無幾了;放眼台灣,當代的一刀雕大師,唯有朱銘,和已經往生的吳心老師,他們的作品都非常的獨特,是非常高端的藝術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