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感恩慈母 孝道永傳

[2021/05/01]
五月,除了要迎接殊勝的浴佛節,更有感恩慈母辛勞的母親節。然而,在商家推出各式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,吸引顧客上門掏腰包消費,頗有喧賓奪主之勢的今日,又有誰會去靜下心來思考:母親對孩子的付出、犧牲,究竟會做到什麼程度?我們又應該如何回報?

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:小郭出身清寒家庭,父親在他剛上小學時,便意外過世了,只剩下母親靠著那半畝田地,勉強度日。時光匆匆流逝,一轉眼,小郭國小畢業了,家裡斑駁的牆壁上早就被一張張的獎狀覆蓋住了,郭媽媽很欣慰,也很驕傲;但,小郭卻告訴媽媽:他不要再升學了。因為那時候,國中還不是義務教育,各種名目的學費、書費、雜費加起來,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小郭曉得媽媽的腿罹患了風溼病,不適合再繼續下田了,所以他要幫忙分擔家計。郭媽媽對兒子的懂事感到很高興,卻依然希望兒子能多讀點書,將來有更好的前途。沒料到,小郭竟然固執地一再說不,讓郭媽媽第一次動手打了他……。

終於,小郭聽從母親的意思,去學校上課了,家裡的經濟來源也沒有受到影響。這種狀況讓他愈來愈感覺不尋常:媽媽明明無法再做農務了,錢是從哪裡來的?
有一天,學校因為運動會停課,可是小郭仍然假裝去上學,然後暗中折返回家,想弄清楚母親到底在做什麼。他看見母親拎著一個空布袋,拄著拐杖,一拐一拐地出門了;他偷偷地跟在後面,發現母親走了好長一段路,到了隔壁鎮上的一間觀音廟,向來上香的信眾,低聲下氣地伸手乞討,還要不時地忍受路人的白眼,和冷嘲熱諷。站在對街的小郭看到這一幕,當場淚如雨下,他怎麼也沒想到,媽媽為供給他的學費,可以拋下自尊,做出這麼大的犧牲。

故事結局是圓滿的,小郭母子最終獲得善心人士的資助,度過難關。小郭也考上醫學院,畢業後,回鄉貢獻所長。他常舉行義診,或是前往各個寺院、道場布施大量的白米、現金,給貧困無依之人,持續四十年,從不曾間斷。郭醫師說這是媽媽教他的:「人,要學習菩薩雪中送炭的精神,常懷感恩心;有能力,就要懂得樂於回饋。」這番話郭醫師始終銘記在心,即使母親早已逝世,他也不忘教誨,身體力行做給後輩看,希望將這份美德,代代相傳下去。郭醫師認為,這才是盡孝,是對母親最好的回報。

現代社會在商業利益的掛帥下,不少人都認為只要提供父母優渥的物質享受,便是孝順。殊不知,孝,是要順從父母的心意,更要「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。」如此從生至死,都對父母心存感念,延續他們的教導,躬親實踐,發揚於世間,這正是儒家所認可的孝道最高境界。

那佛教呢?在佛法的觀點上,除了要和顏悅色地奉養父母,做到光宗耀祖,使雙親同感光彩愉悅外;真正的大孝,是要引導父母趨向正信,要不便是為他們累積功德福報,將來好遠離煩惱惡道,了脫生死。

母親節,不應該只剩下譁眾取寵式的慶祝。用感恩的心為父母祈福,才更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