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十方法語】 月色松聲總見聞,禪心妄想聖凡分? 消歸一念無生處,此意如何巴似君。

[2021/09/01]
這首詩偈出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師,表達出一位禪者自悟心境的抒懷。首先,「月色松聲總見聞」,指的是夜空高掛一輪皎潔的明月,灑下的絲絲月光與山間的松柏交相輝映,呈現優美的景緻。可如果只是單純地欣賞景色,這是凡人的見地。在禪者眼中看來,唯有見到的月色不是表相的月色,聽到的松聲不是耳邊的的松聲,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,才能領悟到開天闢地以來的真理。

而「禪心妄想聖凡分」、「消歸一念無生處」是說,佛教將世間分為:佛、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稱為四聖;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稱為六凡,四聖與六凡合起來,就是十法界。在這十法界裡,我們來來去去,一天要走上好幾回。因為,當我們心懷慈悲、清淨時,就是在天界;一念無明生起,便是地獄界。所以,人處在十法界中,不應任由妄想分別,來來去去,要像《金剛經》上說的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心無所罣礙,日子才會過得安寧。

最後,「此意如何把似君」的意旨是:心要「無住」,才可安住。如同佛陀所說:「萬法唯心造。」也像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」一切都要靠自己去體悟。禪的境界是有與無的境界,必須顧好這一念心,再靠自己去實地修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