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醫藥專欄】 中醫養生系列--燥邪 

[2021/09/01]
秋天氣候乾燥,容易缺乏水分,在五行裡屬金,對應中醫的六淫就是燥邪,具有乾澀收斂的特性。

燥邪傷人,多自口鼻侵入人體,稱為外燥。又分為好發於夏末初秋,燥與熱結合而侵犯人體的溫燥;以及深秋近冬,燥加上漸盛的寒氣所形成的涼燥。燥邪對以肺臟為主的氣管、支氣管、咽喉、鼻等呼吸系統的影響最大,會引發乾咳、咽喉痛、口乾舌燥、過敏性鼻炎等症狀。還要特別注意的是,中醫認為肺的生理機能不單只有調節呼吸作用,也具備疏通體內津液代謝的功能。人喝入水後,水分經由脾吸收再轉輸送到肺,通過肺氣宣發至全身皮毛,化成汗液排出體外;另一方面也通過肺氣肅降,連同代謝後的濁物以尿的形式經膀胱排出體外。因此,愛美的女性最怕的皮膚龜裂、乾癢、脫皮,頭髮乾枯、沒有光澤,乃至於糞便乾硬、便祕等,亦屬於燥邪中的內燥,是身體缺水的直接表現。

會產生內燥,除了外燥、熱邪不解,而向裡轉變外;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體內有熱,把水分蒸發掉了,導致臟腑的津液虧耗乾涸。體內會生熱,首先是飲食不當,食用過量辛辣、煎炸,或重口味的食物,造成腸胃負擔。這些食物累積在腸胃裡,郁久化熱,熱灼津液而致燥。再者,當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長期處於憂鬱中,就會氣鬱化熱,熱久化火,因而出現煩躁、易怒、頭暈、失眠等症狀。還有,慢性病侵襲日久,消耗過多的精血、津液,也會形成內燥。

要抵抗燥邪,必須從補充體內的津液入手,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像是梨子、甘蔗、黑芝麻、豆漿、山藥、蓮藕、木耳、銀耳、百合等,滋陰潤肺的食物。或是有空多按摩位於虎口的合谷穴 ,和將手肘彎曲,曲紋外側末端的曲池穴,也能緩解不適的症狀。

作息方面,秋天屬精氣收斂的時節,故應避免從事容易傷津耗氣的激烈運動,改以做伸展操、走路為主;並且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,多利用早晨至戶外接受日光照射,補足陽氣,同時有助於喚起人體的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