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電視月刊

【社論】 四攝、三心、六度 長養菩薩行者的善根  

[2017/09/01]
佛菩薩度化眾生的方法很多,其中四攝法可說是菩薩行者栽培善根、成就善法功德、攝受一切眾生、圓滿菩提資糧的重要法門;以家庭、社會與國家而言,修習四攝法可以圓滿人際關係、使令家庭溫馨、團體和諧、社會祥和、國家安定。「四攝法」是: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若要攝受眾生,非實行這四法不可。

一、布施,是用財、法去施給他人,對方受了布施,自然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導。除了物質與金錢的資助外,一句隨喜讚嘆、好話鼓勵、適時的同理與引導、必要的傾聽與關懷,乃至身體力行的救濟行動,都是行布施的範圍。

二、愛語,是凡有所說,都從對方著想,發為親愛的語言。若能放低姿態,以愛護他人為出發點,不阿諛奉承與花言巧語,以對方歡喜、聽懂且能信受,慈悲而無私無我、充滿希望與光明的語言來關懷對方,將可拉近距離並建立信任關係,進而攝受一切眾生。

三、利行,是要為眾生謀福利,幫助他人,對方自然歡喜,也就樂意接受菩薩的教導。在政府公部門,能為全體國民利益著想,下位者主動為人服務,上位者施設有利全民的政策與法規;在各行各業、生意往來,不欺詐違背良心,並能圖利他人而創造雙贏。

四、同事,是要以平等的身分,與眾生站在同一階層,來共同工作。為了攝受他人,必須在思想和觀念上,以對方能接受的立場與其往來、共事,以對方熟悉的事物來交談,以對方有興趣、專長的領域,視其所需與歡喜者,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。

為了要攝受一切眾生,菩薩修習四攝法與人廣結善緣,但與常人不同,菩薩行四攝法,不執著自身得失,不求現生回報,也不求來生果報。因體證三輪體空的智慧,所以菩薩能久修四攝、六度而心無疲厭,不以少分功德為滿足,長時修集無量功德,誓願化導一切眾生。在《大寶積經》中,勝鬘夫人發願:『從今日乃至菩堤,不自為己行四攝法,為一切眾生故,以不愛染心、無厭足心、無罣礙心,攝受眾生』,就是一個例子。

行四攝法必須以三種心配合六度行:一、不愛染心:無論是夫妻、手足、親屬,或是臣屬、師徒、朋友及各種眷屬關係,雖有少分的四攝行,但多出於私欲的愛染心。菩薩應修習無我的布施(無施者、無受者、無布施行)、持戒(五戒、十善乃至菩薩戒)、忍辱波羅蜜(安受苦忍、耐怨害忍、諦察法忍)來去除愛染心,行清淨而平等的四攝行。二、無厭足心:菩薩的發心廣大,應有攝受一切眾生,度盡一切眾生的宏願。這需要修習精進與禪定波羅蜜,不以少分功德為滿足,也不懈怠厭倦地樂行四攝法。三、無罣礙心:菩薩應依般若波羅蜜,而心無罣礙,對於長時期攝受眾生的辛勞與功德,絲毫無有所得。以無愛染、無厭足、無罣礙等三心相應於六度而行四攝,是菩薩攝眾生戒的要行。

從因地說,菩薩修習四攝法,由利益他人的行動中栽培自身善根,並進一步圓滿六度波羅蜜。以果地而言,菩薩圓滿六度後,也以四攝法來作為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,成熟一切有情。從世間學來說,修習四攝法融合六度波羅蜜,是增進人際關係的妙法,更是良善人格的養成教育。


宗日法師為本期月刊社論執筆,在此感恩!